應用

技術

物聯(lián)網世界 >> 物聯(lián)網新聞 >> 物聯(lián)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新零售的燒錢大旗,2019年該樹起來了

2019-01-02 13:54 品途商業(yè)評論

導讀:年初逛物美的時候,總有種怪怪的感覺。仔細一看,原來是店里的價簽全換成了電子紙價簽,跟商場里破落的裝潢環(huán)境相比完全不搭。

年初逛物美的時候,總有種怪怪的感覺。仔細一看,原來是店里的價簽全換成了電子紙價簽,跟商場里破落的裝潢環(huán)境相比完全不搭。特別是這家物美店基礎設施環(huán)境太差,甚至把結賬處幾臺自助結賬機硬生生襯成了廉價山寨平板。

當時小新預估2018年新零售將有一場惡戰(zhàn)。

在業(yè)內物美有些特殊,在其他連鎖商超大佬紛紛站隊阿里騰訊之際,物美選擇了投資控股多點來布局新零售業(yè)務。多點或者說Dmall是華為榮耀前總裁劉江峰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2016年物美全面入主之后,劉江峰以及自己的華為系人馬已經被全面排擠出局。

這樣一個單打獨斗的新零售項目,都開始進入實戰(zhàn),是一個不能忽視的信號。進入2018年,國內各大連鎖商超都已經站隊完畢,阿里延攬三江購物、百聯(lián)集團、歐尚零售、潤泰集團、大潤發(fā)、高鑫零售以及一個聲稱不站隊的蘇寧小店;騰訊手里有永輝超市、家樂福、步步高和海瀾之家,甚至家樂福的死對頭沃爾瑪也選擇站隊騰訊,排斥支付寶。

2018年的新零售頗為值得關注,不過今年大事太多,各大互聯(lián)網公司的宣傳推廣也都收斂不少,大部分人都沒有感受到今年的新零售市場有多大動靜。

但數字不會說謊。

新零售已經進行了全方面擴張布局上邊提到的物美,今年一邊對已有的200多家商超進行新零售升級,一邊到處跑馬圈地開設新店面,10月份,物美還曾在同一天開設了28家新零售店鋪。

今年動作最激進的社區(qū)零售項目蘇寧小店,這是蘇寧旗下的新零售業(yè)務。

蘇寧小店在3月底表示“2018年的目標是要開店1500家”,為了造勢還在3月31日當天在全國43個城市開了133家蘇寧小店。4月初,蘇寧直接收購了上海連鎖便利店品牌迪亞中國,后者在上海主城區(qū)擁有超300家便利店。

即便下半年蘇寧易購對蘇寧小店的增資計劃暴露出蘇寧小店已經在今年前七個月虧損2.96億元,蘇寧也沒有放棄投入。

10月中旬,蘇寧從上市公司剝離小店業(yè)務;11月又傳出要收購全時的消息;12月初,又收購了西安果岸便利店,后者旗下共計31家便利店;這兩天蘇寧深圳又透露2019年將在深圳開設1200家便利店。

已經站隊騰訊的沃爾瑪,從3月份上線小程序“掃瑪購”以來,旗下400余家已經在今年陸續(xù)吃上新零售套餐。騰訊年初投資家樂福之后,后者也表示不退出中國了,收縮了原來的關店規(guī)劃,開始全面擁抱新零售。

阿里旗下的盒馬生鮮,4月份時其CEO侯毅也喊出了年內開店百家的目標,還要在站隊阿里的商超里推廣盒小馬,8月份又開放了加盟體系,11月底盒馬已經實現了年內開店百家的計劃;其他還有淘寶心選要開到400家大潤發(fā)超市內,淘鮮達則是為三江購物旗下近170家社區(qū)店定制的新零售改造計劃。

不過到9月份,阿里意欲收回三江購物盒馬生鮮經營權的動作,讓阿里的新零售進展出現了一絲噪音。三江購物嚴控成本的玩法跟阿里的強資本布局形成沖突,兩者之間的資本糾葛也導致了新零售合作進展緩慢。全天候科技今年9月份走訪收到的反饋是,當時只有15家三江超市進行了新零售改造。

瑕不掩瑜,阿里在新零售上全方位出擊還是很有看頭。

另一個新零售玩家便利蜂,在明星創(chuàng)業(yè)者莊辰超的操盤下,開店積極性也頗高。今年2月份,便利蜂就已經對外宣布門店數量達到100家;4月份又宣布要在上海南京各開100家門店;8月份便利蜂門店已經超過200家。

另外,智能貨柜市場在今年也成了重點爭奪的領域。2015年6月,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共同投資成立的豐巢科技; 2016年10月,中集e棧、上海富友收件寶、江蘇云柜組成創(chuàng)贏聯(lián)盟; 2017年7月,中國郵政集團與驛寶網絡入股的速遞易;還有今年4月正式上市運營的阿里菜鳥驛站智能快遞柜。

智能快遞柜今年正在各大小區(qū)跑馬圈地。小新所在的北京地區(qū),各小區(qū)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建立了大量智能快遞柜?,F在隨便進一個小區(qū)基本都能輕松找到快遞柜,而年初的時候想體驗智能快遞柜還得查地圖專門尋找。

今年10月17日國家郵政局發(fā)布的《2018年9月中國快遞發(fā)展指數報告》顯示,各主要企業(yè)設立智能快件箱25萬組,箱遞率達到8.4%。智能快遞柜作為新零售生態(tài)里不可忽略的一環(huán),其迅猛的生長速度和越來越出色的技術水平,為未來的新零售商業(yè)模式帶來了新的變數。

除此之外,阿里今年7月150億投資分眾傳媒,百度21億領投新潮傳媒,兩家都是電梯廣告大佬。

截止到今年7月,分眾傳媒覆蓋超過300個城市擁有電梯電視屏為31.3萬部,未來中期目標是覆蓋500個城市的500萬個終端,兩家聲稱要來一場廣告業(yè)的新零售。新潮傳媒的電梯電視城市覆蓋量較弱只有98個城市,但電梯電視終端已經覆蓋到61萬部電梯,幾乎是分眾的兩倍。

這也是個有意思的戰(zhàn)場。

除此之外,還有京東旗下的京東超市、7FRESH和美團小象生鮮也在積極布局,但兩家還處在跟隨狀態(tài),沒有像其他公司那樣激進投入。

如此,全行業(yè)行動同時發(fā)力擴張的局面,足以說明新零售在2018年的盛況了。不過巷戰(zhàn)擴張積極性是有了,新零售還是沒在2018年爆發(fā),這事有點奇怪。

2018年的新零售,用戶體驗太差奇怪的事解釋下來不難,新零售沒能在2018年爆發(fā)成為潮流,不僅是因為各大參與公司在宣傳運營上過于收斂,重點問題還在于用戶體驗上。

此前兩年,盒馬生鮮一直在宣傳自家首個打通了新零售商業(yè)模式,體驗做到了極致。但其實要想在盒馬店里體驗,必須下載盒馬生鮮APP、注冊、綁定支付寶,支付過程也不如想象中的順暢。

不過好在盒馬生鮮是專門的新零售店鋪,物料宣傳到位,還只能用盒馬生鮮APP消費,當所有人都在這么玩,為了優(yōu)惠美味用起來還不至于太尷尬。

但換換場景就完全不同了,例如開頭提到的逛物美。

當時小新跟朋友覺得這樣的新零售挺新奇,于是決定試一試,但物美的小姐姐告訴我們必須下載多點APP才能體驗,并且還有幾臺自助結賬機因為網絡問題無法正常使用。然后小新就連了物美速度極慢的WiFi,打開App Store準備下載一個試試。

APP還沒搜到,旁邊的朋友就看不下去,硬把我拖走了。原因是“你站在那下APP的樣子,活脫像一個蹭WiFi的沙雕”“人窮沒流量買不起好手機就不要站那丟人”……

無獨有偶,公司樓下的物美也早早進行新零售改造了,也是需要下載多點APP才能使用自助結賬機,小新跟同事們一起連著逛了不下10次,但就是忘記下載APP,好不容易下載了,至今還未注冊。

小區(qū)附近的沃爾瑪,小新每周都要去一次,沃爾瑪用的是微信小程序解決方案,直接用“掃瑪購”小程序不需要下載就可以操作,而且沃爾瑪WiFi網速不錯體驗宜人,但大部分人依舊選擇去收銀臺結賬。

在小新簡單觀察的兩個月里,只有一個用戶聽從了服務員小姐姐的建議,選擇了自助“掃瑪購”。那個用戶就是小新自己,還是因為這篇稿子需要。

體驗過程極度不適,站在沃爾瑪的自助結賬臺前,用戶需要自己用手機一個一個的掃描商品二維碼,如果你想用支付寶結賬還得再跑到自助結賬機前讓機器掃你的碼,然后你再打開支付寶掃機器的碼……

路過的大媽大爺投來異樣的眼光,還有年輕人中年人不可置否、疑問、又刻意回避的眼神,會讓你立刻陷入“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干什么”的人生終極哲學三連問。

那感覺就是活該給人干活命運悲苦的現行24K純沙雕。

然后小新還發(fā)現,所有選擇自助結賬的用戶,無論需不需要無論熟練度多高,都會湊到一臺自助結賬機前找到一個服務員,故意有一搭沒一搭的問問題。甚至有人陪伴也不行,必須來一個服務員陪聊!

同樣的感受還發(fā)生在麥當勞肯德基吉野家這些自助點餐機面前。

本來開開心心去買點東西,到最后硬生生給自己加這么多戲,不要太妖孽。

這種體驗用戶怎么可能喜歡?

體驗到這里,小新也打心眼明白為什么今年各家的新零售動作這么大,卻不愿意大規(guī)模宣傳。想來真的宣傳起來,評論區(qū)的網友能把人噴死。

節(jié)省完人力成本,新零售到了燒錢營銷的時候體驗這么差的新零售,是怎么硬著頭皮開始大規(guī)模推廣的?這樣的商業(yè)模式能跑通嗎?

其實體驗過程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過去,沃爾瑪至少開放十條人工結賬通道,自從有了新零售之后,結賬通道經常只剩兩個。小新近兩個月見到開放最多的一次,是六個。

然后再看沃爾瑪里的服務員,以前招手就是、隨便一類產品周邊都有人積極推銷;現在想找個東西,好不容易抓到一個服務員,對方回答自己不是負責這個區(qū)的。

對比沃爾瑪、物美、蘇寧小店的體驗來看,進行新零售改造的意義,就是裁減大批員工,收銀員至少減掉2/3,服務員至少減掉1/2。商超內重點改造的就是電子紙價簽、自助稱重機、自助結賬機,原因是這三項消耗的人力成本最高,而這三項也幾乎成為了新零售的標配。

這種過于明顯的體驗降級,讓人深切的感受到一股寒意。

對比下來,成本控制已經做到極限的三江購物,再在自家社區(qū)超市里玩新零售,意義顯然不大了。

但這也從側面說明,線下市場對降成本的迫切需求。

不止是新零售商超,快遞領域的智能快遞柜也是這種思路。智能快遞柜幫快遞員省去了送貨上門的時間,讓一個快遞員每天可以完成更多的業(yè)績,但快遞柜是要向快遞員收費的。一個快遞員送貨量增高之后,又變相降低了快遞員需求。

這相當于變相降低了快遞行業(yè)的成本,最終傳遞到用戶身上的,就是明顯的體驗下滑。

同時,商超購物生鮮便利店這種又是剛需行業(yè),用戶購物體驗下降重要性明顯不大。即便超市結賬排的隊再長,你還是要去超市買東西的;即便自助結賬自助稱重的操作再尷尬,總有一天你還是要被迫學會的。

在當下消費升級無法掉頭的情況下,服務降級將是不可避免的。當下的新零售,重點還是給商超省人力成本。

不過用降成本的手段獲得推廣的新零售,未來真正的商業(yè)模式如何?還未能顯現原型。

進入2019年,市場大環(huán)境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商業(yè)地產持續(xù)降成本的做法不會改變,服務降級的趨勢也不會改變。用戶體驗的優(yōu)化只能靠微創(chuàng)新,以及制造全民活動打造流行趨勢,讓用戶以積極的態(tài)度適應新的購物習慣。

2018年新零售設備已經進行了大范圍普及,借助一個個新零售終端設備,互聯(lián)網公司有了更多實時的線下數據,可以將線下商超當做電商一樣做整齊劃一的營銷。今年阿里百度兩個廣告大戶,突然投資分眾新潮,也是看中了兩家電梯廣告終端的線下營銷實力。

而企業(yè)也到了必須用燒錢宣傳的方式,幫助用戶養(yǎng)成新零售消費習慣。2019年不可避免的成為新零售形態(tài)的跨界宣傳營銷大年。

從宣傳角度來看,2019年新零售的概念將在普通用戶間爆發(fā)。由于新零售設備的普及,資本涌入將線下商超當電商一樣運營變得可行,電商流行的品類爆款、購物節(jié)玩法,將豐富線下市場的形態(tài)。

或許到2019年雙十一,人們就不會再對比歐美“黑色星期五”,艷羨人家的線下購物水平。在2019年,阿里們說不定會面向新零售業(yè)態(tài),批量制造雙十一購物狂歡節(jié)。燒錢已經不可避免。

總的來看,無論消費升級還是服務降級,新零售總歸是及時搶救了商業(yè)地產市場,即便是這些降成本的方法與大眾心中的高科技體驗背道而馳。線上與線下的結合,讓大規(guī)模的協(xié)同營銷活動有了可行性,這也是電梯廣告突然受重視的原因。大規(guī)模的營銷市場打開,企業(yè)更愿意燒錢,用戶也能更直觀的體驗到切實的福利。

我們還是積極的迎接2019這個新零售大營銷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