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物聯網不斷成長,病態(tài)的、非法侵犯隱私的可能性,也隨著增加。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科技選擇》
你的電冰箱會跟你的牙刷、你的運動鞋、你的汽車、你擺在浴室的磅秤對話。它們都有一條專線直通你的智能手機,把你是不是吃得對、是不是運動與刷牙,或者是否開車太快的訊息,一五一十告訴你的數位醫(yī)生。我不知道它們會怎么看我們,會談些什么有關我們的八卦,但我知道愈來愈多的電子裝置,很快就會在彼此之間、就會與制作它們或支持它們的公司共享我們的信息。
我們的家用電器與電子裝置、我們的車、我們的住宅、我們的辦公室、與我們的公共場所,會裝上各式各樣、愈來愈多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會透過 Wi-Fi、藍牙(Bluetooth)或移動電話科技彼此相連。我們?yōu)檫@一切取了一個動聽的名字,叫做物聯網。
這些傳感器與同端口相連的小計算機,使用愈來愈小、愈來愈便宜的無線芯片,可以透過互聯網將搜集到的數據上傳給科技公司管理的中央儲存設施。如果你的前門開了,如果你這星期吃的蔬菜不夠,或如果你在刷牙時往左邊刷得太用力,這些傳感器與小計算機的軟件就會向你提出警告。
從你的手表上的心律監(jiān)測器、到縫在你的孩子的睡衣里的呼吸監(jiān)測器,物聯網將無所不在。它能幫我們從我們的行為中學習,幫我們管理我們的環(huán)境,過更豐盛的生活。
但這種機器警覺有很黑暗的一面。 物聯網同時也帶來前所未有的監(jiān)控可能性 :保險公司可以在你的車里裝一個加速計,監(jiān)測你的駕駛行為,保險業(yè)大廠、意大利的忠利集團(Generali),已經透過一項所謂“開車才付費”(Pay as I Drive)的方案這么做了;小小的三星監(jiān)測器(Samsung Paddle)可以放在你的枕頭下,記錄你的睡眠周期與重要生命征象;你的電視機上的攝影機若遭黑,你的行動也會遭人監(jiān)視。
隨著物聯網不斷成長,病態(tài)的、非法侵犯隱私的可能性,也隨著增加。
物聯網的神奇妙用:不用買新產品,更新軟件即可
熱門產品 Nest 家用恒溫器,可能為你帶來驚喜。你心想,還有什么產品能比恒溫器更無趣、更乏味?是不是?但造型美觀的 Nest 在墻壁上發(fā)著熒光,讓你一目了然,簡單易用。
美國人就算不在家,家里仍然開著暖氣、冷氣,浪費巨額金錢。有些人在進出家門時,也記得將空調系統開開關關,但知道冷暖器使用應隨季節(jié)變化而調整、知道周末假日使用情況與平常不一樣的人,卻寥寥無幾。就這樣,美國人每年在能源開支上浪費的錢以 10 億美元計。 這是一個巨型市場,若不能造一個真正聰明而且聯機的裝置,想解決這種浪費能源的問題很難。
Nest 為智能裝置設立一個新標準。它利用動態(tài)傳感器監(jiān)測用戶日常動態(tài)。在安裝之后的最初幾星期,Nest 會研究你的行為,了解你最喜歡的室溫。它還會研究你的進出、作習。在這段期間就能開始自行操作了。
在某一點上,Nest 可以幾乎百分之百自主,不需任何提示也能將室溫調節(jié)到最理想的程度。它能讓能源開支節(jié)省約 10%,而且使你的家更舒適。
有些城市會推動一些項目,要求使用者在用電尖峰時段減少用電,以減輕電廠壓力。Nest 會與這些項目聯機,讓住在這些城市的 Nest 使用者參與這些項目,節(jié)省 5% 以上的電費。這是智能電廠的一個初期但有效的例子。智能電廠是物聯網的一塊,以能源與我們那些老舊過時、欠缺效率的巨型發(fā)電、供電系統為核心目標。
你可以在你的手機上裝置 Nest 程序,遙控家里的環(huán)境。舉例來說,如果你想在回到家之前的 15 分鐘將家里溫度調低,你可以發(fā)個訊給 Nest 。假設你住在鳳凰城(Phoenix),你要較預定計劃提前回家,而當時適逢盛暑,這一招很管用。
身為谷歌體系內一個自主單位的 Nest ,在設計恒溫器之后,相繼又推出煙霧監(jiān)測器與監(jiān)控盜賊或寵物(或許還包括孩子或青少年?)行為的攝影機。它可能還會推出許多新產品,而且都可以透過 Nest 程序進行遙控。
科技公司說,它們將以同樣方式運用物聯網:幫我們節(jié)約能源、改善我們的健康、讓我們更安全、促使我們采用更好的生活方式,還說物聯網當然還能幫我們省錢。
搜集這類數據的能力對經濟有巨大影響。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MGI)在一篇題為 〈物聯網:實話實說的價值評估〉(The Internet of Things: Mapping the Value beyond the Hype)的報告中說,到 2025 年,物聯網對經濟造成的沖擊可能高達每年 3.9 兆到 11.1 兆美元,占全球經濟的 11%。
由于物聯網講究的是機器對其他機器交談,使不同的人工智能系統一起運作,從而作出較好的決定,我們很難了解它的價值。它能在工廠廠房監(jiān)控機器,能在海上監(jiān)控船只進度,能在城市監(jiān)控交通型態(tài),它的影響所及將遠遠超過我們的家庭,透過生產力進步、時間節(jié)省、與資產實用的改善創(chuàng)造價值。時速 200 英里(約時速 360 公里)的谷歌車將由物聯網下屬的一個運輸次網絡(子集)控制,這個次網絡由裝在道路與安在車上、可以用同一語言對話的傳感器組成。
根據麥肯錫的這篇報告,物聯網的價值還包括能減少疾病、意外事故,還有死亡,對經濟造成沖擊。盡管今天已經建立的物聯網系統寥寥可數,難以評估,但帶來的經濟利益已經非常實際。麥肯錫相信,物聯網將監(jiān)控、協助管理世上極大部分的活動,范圍遍及自然界、人類與動物。
物聯網不僅能改變我們與裝置的互動、提升它們的效率,還能開創(chuàng)全新方式讓我們了解全球經濟引擎。 將電子產品轉變成軟件控制的機器,不僅可以使機器持續(xù)改善,還能不斷提升使用這些機器的商業(yè)模式。 我們已經在智能手機上見證這種改善,我們的其他裝置日后也會普遍跟進。
包括汽車、街燈、噴射引擎、醫(yī)療掃描機、與家用電器,一切都將聯機。在新機種推出以后,我們不需扔掉舊用品,只需下載新功能就行了。 特斯拉就用這種方式提升特斯拉車的自駕功能:不斷學習,然后每隔幾星期進行一次軟件更新。透過物聯網軟件,每一樣裝置都能自我驅動,自我升級,都能在適當時刻自行關閉與開啟,而且知道它會在什么時候用壞。
物聯網全年無休監(jiān)視你,遭黑將嚴重危害隱私安全
2015 年圣誕節(jié)假期一開始,彌漫著一股不祥之兆。在黑色星期五那天,我們聽說玩具制造商傳易達(VTech)的服務器遭黑,近 500 萬名父母與 600 多萬名兒童的個人資料遭竊。這些個人資料包括住家地址、姓名、出生日期、電子郵件地址、與密碼。更糟的是,它還包括父母與孩子們的照片與對話紀錄。
就在那個月的前幾天,藍箱安全公司(Bluebox Security)發(fā)現,美泰兒(Mattel,按:美國玩具大廠)的「哈啰芭比娃娃」(Hello Barbie,與互聯網聯機的芭比娃娃)有嚴重的安全顧慮。這項發(fā)現帶來很顯然的問題:與互聯網聯機的玩具愈來愈多,其中有安全隱私顧慮的有多少?因而陷于危險狀態(tài)的孩子又有幾百萬?甚至幾億?與互聯網聯機的玩具極有可能大部分都有安全隱私方面的問題。
是的,這是早期黑客對玩具發(fā)動的攻擊,所以黑客在這類事件上已經拔得頭籌。不過更大的問題是, 物聯網沒有任何真正的規(guī)范措施 。沒有當局可以用巨額罰款懲處安全把關出了差錯的公司。出了問題的公司只需道歉就能過關;它們就算知道產品可能造成隱私風險,也沒有回收產品的義務。
如果你沒有孩子,不妨想一想:你若在家里裝了幾個 Nest 的產品,會把多少有關你生活的信息交給 Nest ?這家公司將對你了如指掌,包括其他人無從得知的許多最隱私的事,都逃不過 Nest 的耳目。 Nest 的攝影機每周 7 天、1 天 24 小時監(jiān)視著你。想想看,如果這些攝影機遭黑,會發(fā)生什么狀況。
我們的隱私與機密遭到侵犯的可能性愈來愈大,這讓我真的很害怕。問題不只是玩具與裝在我們屋里的恒溫器那么簡單:攝影機已經在城市街道上、在辦公大樓與購物中心,記錄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們的車子知道我們去過的每一個地方,我們那些新近彼此互通音信的裝置,會追蹤我們做的一切事。隱私將成為過去,就連在我們自己家中也不例外。我們的智能手機已經為我們帶來這類風險;無需多久,我們無論走到哪里,都將無從遁形。
永不停歇的廣告營銷也是一個問題。物聯網的許多新產品、以及我們的裝置上的功能都將便宜而且有用,能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該訂購牛奶,什么時候該吃藥,在我們貪嘴想多吃一塊吉士蛋糕時,提醒我們記得在 CVS(按:美國最大藥品零售商)拿藥。亞馬遜迅速成長的 Dash 項目,讓汰漬(Tide)洗衣劑使用者只需在廉價的汰漬物聯網裝置上按一個鈕,就能訂購新貨,這個裝置與亞馬遜云端聯機,而訂單當然也透過 Amazon.com 下單。
如果我們的電冰箱制造廠商向我們推薦冰淇淋新口味,我們的洗衣機制造廠商向我們推薦新成衣品牌,我們的磅秤制造廠商向我們推薦新飲食方案,因為原始人飲食法顯然不管用,我們會開心嗎?這些廠商都將擁有這樣做的必要數據,就像你的智能電視機制造廠商,知道你愛看哪些節(jié)目一樣。
此外, 我們也無法保證科技公司不會把我們的數據拿給廣告業(yè)者 ,幫廣告業(yè)者不斷追著我們,促使我們購物。事實上,一般而言,科技公司正是靠出賣我們的數據賺錢(不過,是的,他們會說先將數據做匿名處理)。那是一種「浮士德」(Faust,按:歐洲中世紀傳說中的人物,為追求知識與權力,與魔鬼進行交易)式的交易,但也是我們一般都會做的交易。誠如他們所說,如果一項服務在互聯網上免費供應,那么顧客或許就是他們賣的產品。
我可不希望有一天,我浴室里的磅秤會告訴我的電冰箱,要它不再訂購吉士蛋糕。哪怕解密技術再高明,我也不會準許防盜攝影機捕捉我屋內的影像,上傳到互聯網。但一旦智能電視機與電冰箱都裝上攝影機以后(我們的筆記本電腦已經裝了),想保有隱私會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