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作為這個領域的開拓者,大多數公司的產品或多或少都借鑒了Velodyne的產品設計。
這種用激光測量距離的傳感器,可以給以汽車為核心點的周圍環(huán)境生成高精度三維地圖,被公認為保證無人車安全上路的關鍵技術。
出品| 虎嗅科技組
作者| 宇多田
沒有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汽車就上不了路。
這種用激光測量距離的傳感器,可以給以汽車為核心點的周圍環(huán)境生成高精度三維地圖,被公認為保證無人車安全上路的關鍵技術。因此,2016年爆發(fā)的自動駕駛融資市場,也帶動了這一汽車零部件市場的持續(xù)繁榮。
而這個細分領域的老大,便是成立于2004年,以做音箱起家的 Velodyne。迄今為止,它背靠百度、尼康、現代摩比斯、福特汽車等大股東,融資總額已超過2.25億,估值高達18億美元。
但是這家美國硬核科技公司的上市之路卻曲折重重。
據彭博昨天報道,在1年來采取各種措施申報上市但無果后,Waymo、百度等初版無人車車頂的“肯德基桶”供應商、車載激光雷達鼻祖Velodyne終于確定,將與專用收購企業(yè) Graf Industrial達成合并協(xié)議,力爭通過一種類似于“借殼”的反向合并方式在紐約交易所上市。
這也意味著,Velodyne將成為第一家與自動駕駛概念密切相關的上市企業(yè)。
1年前,Velodyne 被爆料曾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過一份關于上市的秘密文件;與此同時,創(chuàng)始人大衛(wèi)·霍爾也一直在秘密接洽銀行,為公司做上市準備。這一系列消息,曾引發(fā)外界對這家車載激光雷達市場唯一獨角獸會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上市的猜測。
但是,正如激光雷達因自動駕駛汽車而“走紅”一樣,在后者因無法實現商業(yè)化進入凜冬期后,激光雷達市場的前景也開始變得撲朔迷離。此外,在過去短短兩年內,有超過40家公司進入車載激光雷達市場,嚴重分流了Velodyne的自動駕駛市場份額。
譬如,虎嗅曾在2019年12月獨家報道了Velodyne已裁撤中國絕大部分直銷團隊,某種程度上算是放棄了中國市場。
因此,走傳統(tǒng)上市流程受阻的情況下,創(chuàng)始人大衛(wèi)·霍爾曾在2019年10月一場公開演講中抱怨,自己受夠了傳統(tǒng)IPO流程和銀行的折磨,想模仿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采取DPO(直接上市)的方法登陸紐交所。
但顯然DPO估計也沒有走通。這家上市幾經磨難的科技獨角獸,最終選擇了一種融錢速度最快且最省錢的上市方式——SPAC。
美國上市的最快方式
實際上,由于美國資本市場建立了成熟完善的上市機制,想在美國上市的企業(yè)有6種方式可以選擇——首次公開募集上市(IPO)、國存托股證上市(ADR)、直接上市(DPO)、私募資金QIB上市 (144A條例) 以及反向并購上市(RTO)。
而Velodyne采用的上市方式,便是流程相對簡潔的SPAC。
這種上市方法的大致流程是:由部分公共基金、對沖基金注資組建而成一家公司,這家公司通過傳統(tǒng)流程在紐交所或納斯達克上市。但注意,這家公司只有現金,沒有實際業(yè)務,相當于一家“空殼公司”,只用來收購。
通過IPO上市后,才是最關鍵的步驟——空殼公司需要“吞食”有價值且有上市募資需求的企業(yè)。譬如本次將與Velodyne在2020年Q3完成合并的Graf Industrial,就是這樣一家空殼公司。他們在2018年通過 IPO 募集了2.25億美元后,一直在尋找有上市訴求的合適企業(yè)。
Velodyne透露,自己能夠從 Graf Industrial 現有股東和、私募機構以及公共基金那里籌集到1.5億美元,而資產負債表上將會出現大約1.92億美元現金。而Velodyne的大股東——福特、百度、現代摩比斯、尼康將會持有合并后公司80%的股份。
那么,Velodyne為何會選擇這種方式上市呢?我們請教了專門做赴美上市的畢馬威審計師馬宏超。他指出了這種募資方式的兩大優(yōu)勢:
SPAC所需的時間周期比較短,差不多是IPO的一半,公司可以很快上市并募集資金;
另一方面是并購費用少,且不需要向承銷商(券商)支付承銷費。
“IPO需要承銷商向大眾發(fā)股,如果股價不及預期,創(chuàng)始股東有可能終止發(fā)行,因此SPAC上市較為快速且成功率相對較高;但反過來看,通過SPAC的方式上市,不能直接從大眾投資者那里拿錢?!?/p>
此外,根據納斯達克官網的解釋,在SPAC完成收購這一步后,可以免除IPO證券上市的全部上市年費。
如此來看,SPAC其實也可以看做是企業(yè)向“可IPO的私募基金”提出打錢請求,而私募基金向大眾“借款”的一種急速屯糧方式。
納斯達克SPAC流程
現階段,即便是Velodyne這種掌握著硬核技術競爭力的獨角獸,融錢也依然困難重重。
根據一份由Fenwick & West 律師事務所在2020年4月發(fā)布的風險投資趨勢報告顯示,在經濟低迷+疫情蔓延的背景下,直接掏風險投資家錢包的難度非常大。
2020年1月硅谷創(chuàng)業(yè)公司籌集資金時,也就是疫情爆發(fā)之前,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平均估值增長幅度高達117% ;但到了3月,這個數字變成了46% 。
華爾街日報也援引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一項分析顯示,與第一季度相比,風險投資下降了37%,降至約190億美元,較2019年第二季度下降了36%。
當然,估值降低也說明,中小創(chuàng)業(yè)公司普遍調低了融資預期,即便價格不理想,也想趕緊拿錢。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在經濟低迷時儲備現金的必要性。
Fenwick & West合伙人的一個比喻非常有意思:“公司充實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就像人們囤積衛(wèi)生紙一樣,放在家里儲藏室的感覺會更好。”
普遍來看,瞄準新興市場的中小企業(yè)是SPAC形式的主要目標客戶群,譬如在2019年SPAC最大的10家公司里,就有7家與智能化與醫(yī)療創(chuàng)新領域有直接關聯(lián)(下圖),而且都對應著一個前景相對廣闊的市場(里面有些還負債累累)。
因此綜合比較,Velodyne選擇這種方式上市,是目前他們能夠快速募集資金來屯糧,度過自動駕駛寒冬的最優(yōu)解。
市場前景撲朔迷離
很明顯,Velodyne融資困難的另一個原因,是在于自動駕駛早已不再是資本市場的一個興奮點,甚至被后者避之不及。
一方面,L3級以上的高等級自動駕駛汽車目前仍然是一個試驗品(國內那種示范區(qū)的不算,你懂的),商業(yè)化幾乎無果。因此在美國,像Cruise這種大廠玩家都裁員8%的情況下,Kodiak、Ike、Starship等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大量裁員都在情理之中。
而最不幸的,則是卡車自動駕駛公司Starsky Robotics,于今年3月正式宣布倒閉。此外,具備極強系統(tǒng)工程實力的無人車公司Zoox也將以12億美元賣身給亞馬遜。
另一方面,是大部分車廠的退縮與妥協(xié)。
他們或摒棄或延緩了L3級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研發(fā)方向,全神貫注“追逐”特斯拉,繼續(xù)“打磨”輔助駕駛系統(tǒng)(L2級以下)。但通常來說,這種低等級自動駕駛系統(tǒng)是可以不需要激光雷達的。
以上兩個趨勢,嚴重打擊了車載激光雷達市場。
因為機械式車載雷達最大的客戶便是像Waymo這樣的無人車車隊,但創(chuàng)業(yè)公司已經自身難保,這一品類不可能再大幅起量;而面向車廠可量產的車規(guī)級固態(tài)激光雷達,則一直處于研發(fā)與測試狀態(tài),包括Velodyne、Luminar以及Innovize等頭部企業(yè)在內,仍沒有一家拿到車廠或一級汽車供應商量產合同。
另有不得不提的一點,便是Velodyne與眾多“后來者”之間的專利糾紛。畢竟作為這個領域的開拓者,大多數公司的產品或多或少都借鑒了Velodyne的產品設計。
2016年,Velodyne以侵犯專利為由,將其最大競爭者之一Quanergy告上法庭,開始打響了激光雷達專利戰(zhàn);2019年,Velodyne又把兩家中國創(chuàng)業(yè)公司禾賽科技與速騰聚創(chuàng)告上法庭。
今年2月16日,Velodyne總裁瑪爾塔突然在Twitter上連發(fā)4條推文,怒斥中國競爭對手竊取公司知識產權,并呼吁政府立即采取措施。他們甚至把矛頭也指向了自動駕駛公司:“現在美國自動駕駛車上用的都是偷來的激光雷達!”
“Velodyne其實有點放棄機械式激光雷達這條線了,中國很多企業(yè)的逆工程能力很強,做出了功能差不多、價格又便宜的東西,在硅谷也很吃香,這也是Velodyne一直不放棄侵權訴訟的原因?!?一位硅谷工程師透露,結構復雜的機械式產品是Velodyne的技術代表作,因此他們“不會放過”侵權公司,目前已經有了一些進展,很快就會有結果。
老一代產品被競爭對手模仿后用打價格戰(zhàn)的方式反超,新一代產品還未真正打開市場,即便這家公司的技術能力毋庸置疑,也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新一代激光雷達應用市場的崛起,但對于企業(yè)本身的未來市場前景,華爾街的確不能給出一個明確評估。
一位市場分析師告訴虎嗅,如果一個行業(yè)標桿都上市這么曲折,那么競品們如果沒有什么核心競爭力,打不開新市場,肯定比Velodyne更糟。而以色列車載激光雷達雷達的Oryx Vision在2019年倒閉,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但是,由于中國市場相對特殊,特別是很多車載激光雷達開始轉向為政府的車路協(xié)同項目提供可鑲嵌在路邊的激光雷達掃描儀,因此這也會給公司的發(fā)展帶來很多不確定性。但對于很多美國技術公司來說,幾乎只剩車廠這一條路可以選擇。
“汽車還是受自由市場調節(jié),而進入汽車供應鏈的關卡非常多,僅僅靠抄襲,肯定是不可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