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lián)網世界 >> 物聯(lián)網新聞 >> 物聯(lián)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如何延續(xù)芯片微縮摩爾定律,全靠這些技術

2020-10-13 09:57 與非網

導讀:因為應用市場更加的多元,每項產品的成本、性能和目標族群都不同,因此所需的異構整合技術也不盡相同,市場分眾化趨勢逐漸浮現。

除了先進制程之外,先進封裝也成為延續(xù)摩爾定律的關鍵技術,像是 2.5D、3D 和 Chiplets 等技術在近年來成為半導體產業(yè)的熱門議題。究竟,先進封裝是如何在延續(xù)摩爾定律上扮演關鍵角色?而 2.5D、3D 和 Chiplets 等封裝技術又有何特點?

人工智能(AI)、車聯(lián)網、5G 等應用相繼興起,且皆須使用到高速運算、高速傳輸、低延遲、低耗能的先進功能芯片;然而,隨著運算需求呈倍數成長,究竟要如何延續(xù)摩爾定律,成為半導體產業(yè)的一大挑戰(zhàn)。

芯片微縮愈加困難,異構整合由此而生

換言之,半導體先進制程紛紛邁入了 7 納米、5 納米,接著開始朝 3 納米和 2 納米邁進,電晶體大小也因此不斷接近原子的物理體積限制,電子及物理的限制也讓先進制程的持續(xù)微縮與升級難度越來越高。

也因此,半導體產業(yè)除了持續(xù)發(fā)展先進制程之外,也「山不轉路轉」地開始找尋其他既能讓芯片維持小體積,同時又保有高效能的方式;而芯片的布局設計,遂成為延續(xù)摩爾定律的新解方,異構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Design Architecture System,HIDAS)概念便應運而生,同時成為 IC 芯片的創(chuàng)新動能。

所謂的異構整合,廣義而言,就是將兩種不同的芯片,例如記憶體+邏輯芯片、光電+電子元件等,透過封裝、3D 堆疊等技術整合在一起。換句話說,將兩種不同制程、不同性質的芯片整合在一起,都可稱為是異構整合。

因為應用市場更加的多元,每項產品的成本、性能和目標族群都不同,因此所需的異構整合技術也不盡相同,市場分眾化趨勢逐漸浮現。為此,IC 代工、制造及半導體設備業(yè)者紛紛投入異構整合發(fā)展,2.5D、3D 封裝、Chiplets 等現今熱門的封裝技術,便是基于異構整合的想法,如雨后春筍般浮現。

2.5D 封裝有效降低芯片生產成本

過往要將芯片整合在一起,大多使用系統(tǒng)單封裝(System in a Package,SiP)技術,像是 PiP(Package in Package)封裝、PoP(Package on Package)封裝等。然而,隨著智能手機、AIoT 等應用,不僅需要更高的性能,還要保持小體積、低功耗,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想辦法將更多的芯片堆積起來使體積再縮小,因此,目前封裝技術除了原有的 SiP 之外,也紛紛朝向立體封裝技術發(fā)展。

立體封裝概略來說,意即直接使用硅晶圓制作的「硅中介板」(Silicon interposer),而不使用以往塑膠制作的「導線載板」,將數個功能不同的芯片,直接封裝成一個具更高效能的芯片。換言之,就是朝著芯片疊高的方式,在硅上面不斷疊加硅芯片,改善制程成本及物理限制,讓摩爾定律得以繼續(xù)實現。

而立體封裝較為人熟知的是 2.5D 與 3D 封裝,這邊先從 2.5D 封裝談起。所謂的 2.5D 封裝,主要的概念是將處理器、記憶體或是其他的芯片,并列排在硅中介板(Silicon Interposer)上,先經由微凸塊(Micro Bump)連結,讓硅中介板之內金屬線可連接不同芯片的電子訊號;接著再透過硅穿孔(TSV)來連結下方的金屬凸塊(Solder Bump),再經由導線載板連結外部金屬球,實現芯片、芯片與封裝基板之間更緊密的互連。

2.5D 和 3D 封裝是熱門的立體封裝技術。(Source:ANSYS)

目前為人所熟知的 2.5D 封裝技術,不外乎是臺積電的 CoWoS。CoWoS 技術概念,簡單來說是先將半導體芯片(像是處理器、記憶體等),一同放在硅中介層上,再透過 Chip on Wafer(CoW)的封裝制程連接至底層基板上。換言之,也就是先將芯片通過 Chip on Wafer(CoW)的封裝制程連接至硅晶圓,再把 CoW 芯片與基板連接,整合成 CoWoS;利用這種封裝模式,使得多顆芯片可以封裝到一起,透過 Si Interposer 互聯(lián),達到了封裝體積小,功耗低,引腳少的效果。

臺積電 CoWos 封裝技術概念。(Source:臺積電)

除了 CoWos 外,扇出型晶圓級封裝也可歸為 2.5D 封裝的一種方式。扇出型晶圓級封裝技術的原理,是從半導體裸晶的端點上,拉出需要的電路至重分布層(Redistribution Layer),進而形成封裝。因此不需封裝載板,不用打線(Wire)、凸塊(Bump),能夠降低 30% 的生產成本,也讓芯片更薄。同時也讓芯片面積減少許多,也可取代成本較高的直通硅晶穿孔,達到透過封裝技術整合不同元件功能的目標。

當然,立體封裝技術不只有 2.5D,還有 3D 封裝。那么,兩者之間的差別究竟為何,而 3D 封裝又有半導體業(yè)者正在采用?

相較于 2.5D 封裝,3D 封裝的原理是在芯片制作電晶體(CMOS)結構,并且直接使用硅穿孔來連結上下不同芯片的電子訊號,以直接將記憶體或其他芯片垂直堆疊在上面。此項封裝最大的技術挑戰(zhàn)便是,要在芯片內直接制作硅穿孔困難度極高,不過,由于高效能運算、人工智能等應用興起,加上 TSV 技術愈來愈成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 CPU、GPU 和記憶體開始采用 3D 封裝。

3D 封裝是直接將芯片堆疊起來。(Source:英特爾)

臺積電、英特爾積極發(fā)展 3D 封裝技術

在 3D 封裝上,英特爾(Intel)和臺積電都有各自的技術。英特爾采用的是「Foveros」的 3D 封裝技術,使用異構堆疊邏輯處理運算,可以把各個邏輯芯片堆棧一起。也就是說,首度把芯片堆疊從傳統(tǒng)的被動硅中介層與堆疊記憶體,擴展到高效能邏輯產品,如 CPU、繪圖與 AI 處理器等。以往堆疊僅用于記憶體,現在采用異構堆疊于堆疊以往僅用于記憶體,現在采用異構堆疊,讓記憶體及運算芯片能以不同組合堆疊。

另外,英特爾還研發(fā) 3 項全新技術,分別為 Co-EMIB、ODI 和 MDIO。Co-EMIB 能連接更高的運算性能和能力,并能夠讓兩個或多個 Foveros 元件互連,設計人員還能夠以非常高的頻寬和非常低的功耗連接模擬器、記憶體和其他模組。ODI 技術則為封裝中小芯片之間的全方位互連通訊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頂部芯片可以像 EMIB 技術一樣與其他小芯片進行通訊,同時還可以像 Foveros 技術一樣,通過硅通孔(TSV)與下面的底部裸片進行垂直通訊。

英特爾 Foveros 技術概念。(Source:英特爾)

同時,該技術還利用大的垂直通孔直接從封裝基板向頂部裸片供電,這種大通孔比傳統(tǒng)的硅通孔大得多,其電阻更低,因而可提供更穩(wěn)定的電力傳輸;并透過堆疊實現更高頻寬和更低延遲。此一方法減少基底芯片中所需的硅通孔數量,為主動元件釋放了更多的面積,優(yōu)化裸片尺寸。

而臺積電,則是提出「3D 多芯片與系統(tǒng)整合芯片」(SoIC)的整合方案。此項系統(tǒng)整合芯片解決方案將不同尺寸、制程技術,以及材料的已知良好裸晶直接堆疊在一起。

臺積電提到,相較于傳統(tǒng)使用微凸塊的 3D 積體電路解決方案,此一系統(tǒng)整合芯片的凸塊密度與速度高出數倍,同時大幅減少功耗。此外,系統(tǒng)整合芯片是前段制程整合解決方案,在封裝之前連結兩個或更多的裸晶;因此,系統(tǒng)整合芯片組能夠利用該公司的 InFO 或 CoWoS 的后端先進封裝技術來進一步整合其他芯片,打造一個強大的「3D×3D」系統(tǒng)級解決方案。

此外,臺積電亦推出 3DFabric,將快速成長的 3DIC 系統(tǒng)整合解決方案統(tǒng)合起來,提供更好的靈活性,透過穩(wěn)固的芯片互連打造出強大的系統(tǒng)。藉由不同的選項進行前段芯片堆疊與后段封裝,3DFabric 協(xié)助客戶將多個邏輯芯片連結在一起,甚至串聯(lián)高頻寬記憶體(HBM)或異構小芯片,例如類比、輸入 / 輸出,以及射頻模組。3DFabric 能夠結合后段 3D 與前段 3D 技術的解決方案,并能與電晶體微縮互補,持續(xù)提升系統(tǒng)效能與功能性,縮小尺寸外觀,并且加快產品上市時程。

在介紹完 2.5D 和 3D 之后,近來還有 Chiplets 也是半導體產業(yè)熱門的先進封裝技術之一;最后,就來簡單說明 Chiplets 的特性和優(yōu)勢。

除了 2.5D 和 3D 封裝之外,Chiplets 也是備受關注的技術之一。由于電子終端產品朝向高整合趨勢發(fā)展,對于高效能芯片需求持續(xù)增加,但隨著摩爾定律逐漸趨緩,在持續(xù)提升產品性能過程中,如果為了整合新功能芯片模組而增大芯片面積,將會面臨成本提高和低良率問題。因此,Chiplets 成為半導體產業(yè)因摩爾定律面臨瓶頸所衍生的技術替代方案。

Chiplets 就像拼圖一樣,把小芯片組成大芯片

Chiplets 的概念最早源于 1970 年代誕生的多芯片模組,其原理大致而言,即是由多個同質、異構等較小的芯片組成大芯片,也就是從原來設計在同一個 SoC 中的芯片,被分拆成許多不同的小芯片分開制造再加以封裝或組裝,故稱此分拆之芯片為小芯片 Chiplets。

由于先進制程成本急速上升,不同于 SoC 設計方式,將大尺寸的多核心的設計,分散到較小的小芯片,更能滿足現今的高效能運算處理器需求;而彈性的設計方式不僅提升靈活性,也能有更好的良率及節(jié)省成本優(yōu)勢,并減少芯片設計時程,加速芯片 Time to market 時間。

使用 Chiplets 有三大好處。因為先進制程成本非常高昂,特別是模擬電路、I/O 等愈來愈難以隨著制程技術縮小,而 Chiplets 是將電路分割成獨立的小芯片,并各自強化功能、制程技術及尺寸,最后整合在一起,以克服制程難以微縮的挑戰(zhàn)。此外,基于 Chiplets 還可以使用現有的成熟芯片降低開發(fā)和驗證成本。

目前已有許多半導體業(yè)者采用 Chiplets 方式推出高效能產品。像是英特爾的 Intel Stratix 10 GX 10M FPGA 便是采用 Chiplets 設計,以達到更高的元件密度和容量。該產品是以現有的 Intel Stratix 10 FPGA 架構及英特爾先進的嵌入式多芯片互連橋接(EMIB)技術為基礎,運用了 EMIB 技術融合兩個高密度 Intel Stratix 10 GX FPGA 核心邏輯芯片以及相應的 I /O 單元。至于 AMD 第二代 EPYC 系列處理器也是如此。有別于第一代將 Memory 與 I/O 結合成 14 納米 CPU 的 Chiplet 方式,第二代是把 I/O 與 Memory 獨立成一個芯片,并將 7 納米 CPU 切成 8 個 Chiplets 進行組合。

總而言之,過去的芯片效能都仰賴半導體制程的改進而提升,但隨著元件尺寸越來越接近物理極限,芯片微縮難度越來越高,要保持小體積、高效能的芯片設計,半導體產業(yè)不僅持續(xù)發(fā)展先進制程,同時也朝芯片架構著手改進,讓芯片從原先的單層,轉向多層堆疊。也因如此,先進封裝也成為改善摩爾定律的關鍵推手之一,在半導體產業(yè)中引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