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什么是車聯網?通俗來說車聯網是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汽車的信息收集與共享,通過信息的處理,實現車與路、車主與車主、車與車主、車主與第三方服務商的溝通,讓汽車生活更智能。
5G來了,車聯網時代還遠嗎?
從電報機到智能手機、傳統(tǒng)家居到智能家居、蒸汽汽車到智能汽車,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物聯網的發(fā)展,而由物聯網延伸的車聯網最受人們關注。一方面,汽車已經成為人們交通出行不可或缺的載體。另一方面,阿里、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為了在車聯網領域分得一杯羹,相繼入局汽車智能操作系統(tǒng)行業(yè),從而引起了人們對車聯網的關注。
在互聯網時代,被資本選中的行業(yè)預示著這個產業(yè)即將迎來爆發(fā)期,而每一個行業(yè)的爆發(fā)總會引發(fā)新的問題。就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汽車,讓人們得以享受科技的發(fā)展即將帶來便利之時,用戶隱私泄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什么是車聯網?通俗來說車聯網是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汽車的信息收集與共享,通過信息的處理,實現車與路、車主與車主、車與車主、車主與第三方服務商的溝通,讓汽車生活更智能。
隨著5G、大數據、AI技術的發(fā)展,車聯網被業(yè)內稱為汽車行業(yè)的“第二引擎”,國內外汽車企業(yè)、互聯網巨頭、移動通信企業(yè)紛紛展開車聯網技術研究,全體動員的模式促進了車聯網的快速發(fā)展。
國內:BAT推進車聯網飛速發(fā)展
在國內,除了傳統(tǒng)汽車廠商在做智能網聯之外,BAT等互聯網公司也一頭扎在這個領域。百度推出了DuerOS智能車聯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和各大車企車載系統(tǒng)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一站式車聯網產品,形成“人工智能+汽車”生態(tài)。
與此同時,騰訊推出騰訊車聯“AI in Car”系統(tǒng),全面開放基于AI的連接能力和生態(tài)資源。并與廣汽、長安、吉利、比亞迪、東風柳汽等汽車廠商,達成戰(zhàn)略合作,共建AI in Car生態(tài)系統(tǒng)。
阿里也在車聯網領域早早的布了局。阿里巴巴達摩院整合了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形成AliOS操作系統(tǒng),并通過AliOS操作系統(tǒng)與汽車的深度結合,提升用戶的駕駛體驗,同時聯手神龍、福特等重量級車企構建汽車生態(tài)系統(tǒng)。
BAT研發(fā)的智能系統(tǒng),可以為車主提供智能語音交互、信息服務、AR導航、個性化內容推薦、疲勞監(jiān)測、人臉支付等服務,實現車與網的結合。而如果要實現車與網、人與網、車與人之間的數據互通、數據共享以及決策控制的話,第一要務是“保證用戶數據的安全”。
國外:車聯網開始被實踐應用
國外車聯網項目的啟動時間較早。豐田、日產、本田等車企從2002年起開始應用各自的車聯網系統(tǒng),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和平臺資源;而后,谷歌、蘋果等國外互聯網大佬相繼加入,強化了國外車聯網產品基礎的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
在2018年的CES Asia展會上,美國豪車品牌凱迪拉克就發(fā)布了一套名為“Super Cruise”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當時外界號稱這款系統(tǒng)能夠媲美特斯拉的Auto pilot,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Super Cruise在高速公路場景中,比特斯拉更能有效地解放用戶的雙手。
無獨有偶,日本本土汽車品牌斯巴魯也在2018年的紐約車展上,發(fā)布了第五代森林人,該車搭配了具有生物ID識別功能的DriverFocus系統(tǒng)。更詳細地來說,就是該系統(tǒng)允許錄入五位駕駛員的信息,并且會記住不同駕駛者的喜好,然后根據不同駕駛員的習慣做出相對應的駕駛服務,形成人與車之間的緊密通信。
據BI Intelligence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聯網汽車的市場保有量將達3.8億臺,全球聯網汽車銷售量將從2016年的2100萬臺增至9400萬臺,市場占比將達82%,在2015年至2020年間,全球車聯網產業(yè)將產生8.1萬億美元的收入。IHS預測,到2035年,全球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銷量量將達2100萬臺。
由此可見,在國內外車企和互聯網巨頭的共同推進下,未來十年內,將有數百萬輛互聯汽車將上路行駛。而自動駕駛技術基于車聯網,智能化帶給我們便捷的同時也面臨智能系統(tǒng)安全問題,車聯網的發(fā)展伴隨信息泄露的危險……
車聯網風光背后:泄露的用戶數據
2018年3月26日李彥宏在中國高層發(fā)展論壇上說:“中國人更加開放,很多情況下他們愿意用隱私交換便利性,那我們就可以拿數據做一些事”。此言論經媒體傳播,便在互聯網行業(yè)里炸開了鍋,無數憤怒的網民紛紛指責百度。
其實,撇開對李彥宏和百度的個人看法不談,人們當前的狀態(tài)的確是在有意無意地拿隱私換取便利性,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互聯網時代里,算法與大數據滲透于生活的各個領域,無論是算法推薦新聞、大數據消費,還是基于大數據的公共治理。而如果我們不提供家庭住址,那么我們就享受不到快遞上門服務的便利;如果我們不留下個人生物ID,那么我們就不能通過各種APP的認證;如果我們不提供銀行賬號,我們就無法使用APP內置的便捷支付。
本質是讓人們生活更加便利的事情,變成了不不良分子獲利的手段。用戶提供了各種信息之后,換來的除了生活的便利還有那無盡的信息騷擾。
“需要買車嗎?”“辦卡嗎?”“股票投資了解一下?”“租房嗎?”,大部人可能在這樣的騷擾電話中麻木了,但信息轟炸只是個人信息泄露引起的“小傷害”。還有一些不良分子通過販賣用戶數據獲利,“山東一銀行員工販賣個人征信200萬條,涉案金額100多萬”、“兩男子通過網絡販賣個人信息10余萬條 非法獲利22萬元”等生活中常見的信用卡盜刷等問題屢見不鮮。
除此之外,個人生物信息的泄露也會讓人感到不安,甚至引起爭議。
在部分發(fā)達國家,生物ID被用于各種研究。例如:Hajdu-Cheney綜合征,由人工智能機器來自動檢測,幫助了許多患者及早發(fā)現病情。但這項技術也帶來了一定的道德爭議,因為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學者們,利用這項技術來識別實驗對象是否為同性戀,這樣的研究帶來的性歧視問題,讓許多平權組織和同性戀群體感到不適。
車聯網的隱私比移動互聯網的隱私問題更突出。當汽車接入網絡之后,移動互聯網信息泄露出現的問題、黑客操控的問題也可能會隨之而來。
據悉,美國兩位網絡安全專家曾做過一項關于“黑入”切諾吉普車的實驗。網絡安全專家入侵了汽車操控系統(tǒng)之后,通過筆記本電腦就可以在家中就能控制吉普車的雨刮器、行駛速度、內置空調和電臺等一些設備,甚至還可以控制汽車行駛路線。這說明,黑客一旦將帶有病毒的軟件或程序植入車中,那么他們將會知曉車主的一切信息,我們的行車安全似乎就更難以保障。
現實中,車企數據泄露的事情也有發(fā)生。網絡安全公司 UpGuard 發(fā)布報告稱:100 多家車廠的機密數據遭到了泄露,其中包括通用、福特、豐田與大眾等一眾傳統(tǒng)車企,還有新勢力特斯拉。在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發(fā)布ES8之后,評測該款汽車的車主也認為,在《蔚來汽車隱私政策》中的三條關于個人信息的收集方式范圍讓人恐懼。
總而言之,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汽車智能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隨著車聯網的普及,未來將會生成海量的駕駛及用戶數據,這些數據又該怎么保護呢?
數據沒保障,5G也推不動車聯網?
中國是全球汽車產銷大國且交通出行是剛需,車聯網技術可以極大的改善交通出行狀況,所以正處于走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變革階段。只是車聯網的實現需要獲取大量的用戶數據,而數據還未有良好的法規(guī)保護。在未能保證用戶數據的安全之前,車聯網汽車的普及還談之甚早。
據《PC Magazine》雜志報道,未來某一天用戶數據的價值或將車輛本身的價格,許多公司將靠出售車輛數據來牟利,而非僅僅靠汽車銷售。這樣的趨勢或許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將會嚴重侵犯用戶隱私。
2019年央視3.15晚會指出了“臟辣條”“假雞蛋”“買證件”等各類安全事件,還曝光了騷擾電話、惡意程序、各類釣魚和欺詐網站等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黑客攻擊和倒賣個人信息的事件頻發(fā),大量網民個人信息的泄露與財產損失不斷增加的社會現實。
用戶數據泄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既然不能根治,那么我們要做的是怎么控制好它。在車聯網備受推崇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用戶的個人數據的安全?
一方面,用戶數據的安全性直接與車企的名譽掛鉤。因而加強用戶數據安全管理和監(jiān)管工作,預防和減少用戶數據泄露事故的發(fā)生,是車企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用戶需要加強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我們無法避免個人數據被利用的問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決定將自己的個人隱私交給誰。
總的來說,科技發(fā)展過程中必然會帶來隱私問題,因為隱私泄露而導致慘劇發(fā)生的事情接連不斷地發(fā)生,就像不斷敲響的警鐘。人們目前進入了一個“弱隱私時代”,車聯網的數據安全問題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因此在數據得到保障之前,車聯網產品的發(fā)展相對會受到制約……